十三行博物館與地方的結合 圖/文 古佩玉*
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位於八里左岸,開館於民國92年,為北台灣第一座考古類型博物館。十三行博物館的成立源自十三行遺址的搶救與挖掘成果,因此,該館自始就與地方有無法脫節的淵源,並本著生態博物館的理念,在營運初期即擬定「水岸・社區・博物館」總體營造計畫,整合自身與周邊資源,以十三行博物館為核心,結合周邊社區的開發,發覺八里的在地特色,以達至「龍形八里、觀音曦照,八里左岸、風華再現」為營運目標。
然而,十三行遺址儘管是意義非凡的珍貴資產,但這些文化資產不是生財的工具,對原本荒涼的八里地區,如何能是帶動地方發展的關鍵?讓在地居民親近博物館,進而認同社區營造的理念是首要任務,其次是吸引外地觀眾到八里來,除了推廣八里在地特色,更利用觀光人潮刺激地方的發展。作為社區營造的帶領者,十三行博物館必須先融入當地,展示教育仍是最基礎的職責,但善用地方居民,讓學校教師進駐博物館,任用當地居民為解說員或志工,博物館與地方成為彼此不可或缺的資源。居民與在地文化的距離更接近了,不僅產生認同感,更成為推廣在地文化的宣傳者,而十三行博物館將持續地發揮博物館的影響力,不只在博物館內,更積極地向外發展,引進人潮,推廣八里的美好。
在該館每年的行事曆中,除了在館內的特展之外,每年於7-8月利用館外的陽光廣場舉辦太陽祭,10-11月舉辦左岸藝術節,在這些活動中館方積極邀請具原住民色彩的表演藝術團體參與演出,並舉辦裝置藝術展,希望藉此吸引更多民眾的目光,提升在地的文化素養,打造八里左岸是藝術的、文化的、活力的形象。除了這些藝文表演,館方積極利用自身的資源,與當地的特色結合,推行八里一日遊、一日劵的活動,或爭取辦理各項活動(如:2009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),走出博物館實體的軀殼,十三行博物館展現博物館除了展示教育,還有更重大的社會責任。
十三行博物館常設展,將八里地景-海邊也納入展示中
*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