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的博物館運動從國家博物館之建構,發展到形塑區域的、地方的博物館的階段。由於行政院文建會的推動,三一九鄉鎮成立地方博物館的可能性不斷的增加;縣級博物館也開始出現,例如蘭陽博物館與澎湖生活博物館。相對於大型的國家博物館,地方社會通過獨特的自我發現與地方組織,參與建構當代臺灣的社會文化圖像。
崛起太快的榮景總相伴一些無可避免的粗糙。許多地方博物館,將會遭遇種種問題。例如,建館的定位不清、蒐藏政策不明,缺乏蒐藏品,推廣教育的活動不多、專業人員極少,沒有正式的組織系統,收藏、研究、溝通及行政空間等房舍設備明顯不足,展示多半是常設展而未有生動的特展,以及化約了博物館與地方社會的性質之關係等。博物館實體與概念都是由西方傳來的,臺灣一般人所想像的博物館,與西方定義的博物館意象相去極遠,而館員往往對博物館的終極關懷了解不深。正因為如此,不論是思考博物館本身的性質及其問題,或討論地方文化如何、為何進入博物館,或探索設立博物館對民間生活的影響等層面,都還停留在常識的階段。
新的博物館功能漸漸開始出現不同與以往的取向,人們重新思考博物館的當代角色。例如:一座博物館固然應該繼續保持其「蒐藏保存機構」的性質、也應轉形為「教育學習的組織」,博物館的經營應彰顯「地方性的特色」,館員從具有「反思性的角度」看待展示、收藏、教育之目的,場所與藏品的管理強調「可及性」,在展示與教育計劃中提出「整合的脈絡觀」,重視「展示與教育的效果與功能」,博物館的運作和其他的社會制度或研究機構重行「整合」等。
博物館以保存者的姿態出現在倍受威脅的文化遺產面前,物件的積極蒐藏自然是重要的。不過,地方博物館也應動員適當的人,通過物件、詮釋過去居民獨特的拓殖歷史與生活方式,並進而擬構出具有地方社會色彩的博物館展示與相關活動。這不但有可能將詮釋生活方式與歷史的權力賦予當地居民,呼喚居民的地方認同感,也使他者獲得認識地方社會的機會。地方博物館的表現,重點在於以在地者的觀點、協助參觀者獲得有關過去、現在和未來如何勾連在一起的地方知識(local knowledge),強調與物有關的關係和過程的詮釋,而非僅將注意力放置在器物的收藏和展示上。由單純陳列轉到詮釋性的溝通,把握整合、動態、反思、社會生活、地方性與地方產業等觀點,以及將支離於功能與意義之網的器物和生活方式予以再脈絡化,是地方博物館呈現的幾個主要途徑,而其目的便是促成具有地方特性(locality)的社會文化發展。
事實上,早在1974年,國際博物館評議會修訂的博物館定義,反映「博物館應該成為其所處的社會整合的一部份」的觀點,明確的指出博物館應成為一個服務於社會與社會發展的機構。這個新精神與其有關的文化民主觀念的推廣,已成為地方 / 社區博物館的出發點與業務的核心。不僅如此,在地方、區域、國家和全球的層次,文化多樣性都是一個歷史的和社會的實體。因此,各博物館應該反映其顧客所在地區的文化多樣性。不同國家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豐富資產,也是延展世界和平、和諧和文化持續性的砥柱。每一個社會的職責,便是透過文化多元主義的過程,促進全球資產。世界各地的博物館,可以積極的探索有關社區文化與經濟發展、地方意識、不同族群的認同和自我尊重的方法。
看來博物館介入地方的潛力極大,但是臺灣的縣級博物館之社會文化實踐成果是/將是如何呢?
「當地方遇見博物館:臺灣經驗與跨文化視野」學術研討會,將提供一個跨學科與「縣際」的交流平台,以實徵資料的學術研究為基礎,共同探討區域博物館存在的意義、功能以及面臨的挑戰,提供意見交流的機會。
研討會將規畫六個主題,分別由宜蘭縣(蘭陽博物館)、澎湖縣(澎湖生活博物館)、臺中縣(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)、臺北縣(鶯歌陶瓷博物館、十三行博物館、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、黃金博物館園區)等相關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者發表論文,聴取與會人員的建言,做為縣級(區域/地方)博物館永續經營的參考。
本次研討會以邀稿方式進行,將徵求12~15篇論文,歡迎以理論、研究或是博物館實務現況反思為取向的論文投稿。
除專題演講、論文發表之外,並於大會第二天舉行綜合座談會,擬邀請國內縣級博物館館長及文化單位主管,就台灣目前區域博物館營運管理的實務面,例如籌建過程(如籌設、軟硬體工程、人員編制、經費等)、在地博物館或社區結合(產業、結盟、互動、整合、文資等)等諸多面向進行專業交流與對話。
崛起太快的榮景總相伴一些無可避免的粗糙。許多地方博物館,將會遭遇種種問題。例如,建館的定位不清、蒐藏政策不明,缺乏蒐藏品,推廣教育的活動不多、專業人員極少,沒有正式的組織系統,收藏、研究、溝通及行政空間等房舍設備明顯不足,展示多半是常設展而未有生動的特展,以及化約了博物館與地方社會的性質之關係等。博物館實體與概念都是由西方傳來的,臺灣一般人所想像的博物館,與西方定義的博物館意象相去極遠,而館員往往對博物館的終極關懷了解不深。正因為如此,不論是思考博物館本身的性質及其問題,或討論地方文化如何、為何進入博物館,或探索設立博物館對民間生活的影響等層面,都還停留在常識的階段。
新的博物館功能漸漸開始出現不同與以往的取向,人們重新思考博物館的當代角色。例如:一座博物館固然應該繼續保持其「蒐藏保存機構」的性質、也應轉形為「教育學習的組織」,博物館的經營應彰顯「地方性的特色」,館員從具有「反思性的角度」看待展示、收藏、教育之目的,場所與藏品的管理強調「可及性」,在展示與教育計劃中提出「整合的脈絡觀」,重視「展示與教育的效果與功能」,博物館的運作和其他的社會制度或研究機構重行「整合」等。
博物館以保存者的姿態出現在倍受威脅的文化遺產面前,物件的積極蒐藏自然是重要的。不過,地方博物館也應動員適當的人,通過物件、詮釋過去居民獨特的拓殖歷史與生活方式,並進而擬構出具有地方社會色彩的博物館展示與相關活動。這不但有可能將詮釋生活方式與歷史的權力賦予當地居民,呼喚居民的地方認同感,也使他者獲得認識地方社會的機會。地方博物館的表現,重點在於以在地者的觀點、協助參觀者獲得有關過去、現在和未來如何勾連在一起的地方知識(local knowledge),強調與物有關的關係和過程的詮釋,而非僅將注意力放置在器物的收藏和展示上。由單純陳列轉到詮釋性的溝通,把握整合、動態、反思、社會生活、地方性與地方產業等觀點,以及將支離於功能與意義之網的器物和生活方式予以再脈絡化,是地方博物館呈現的幾個主要途徑,而其目的便是促成具有地方特性(locality)的社會文化發展。
事實上,早在1974年,國際博物館評議會修訂的博物館定義,反映「博物館應該成為其所處的社會整合的一部份」的觀點,明確的指出博物館應成為一個服務於社會與社會發展的機構。這個新精神與其有關的文化民主觀念的推廣,已成為地方 / 社區博物館的出發點與業務的核心。不僅如此,在地方、區域、國家和全球的層次,文化多樣性都是一個歷史的和社會的實體。因此,各博物館應該反映其顧客所在地區的文化多樣性。不同國家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豐富資產,也是延展世界和平、和諧和文化持續性的砥柱。每一個社會的職責,便是透過文化多元主義的過程,促進全球資產。世界各地的博物館,可以積極的探索有關社區文化與經濟發展、地方意識、不同族群的認同和自我尊重的方法。
看來博物館介入地方的潛力極大,但是臺灣的縣級博物館之社會文化實踐成果是/將是如何呢?
「當地方遇見博物館:臺灣經驗與跨文化視野」學術研討會,將提供一個跨學科與「縣際」的交流平台,以實徵資料的學術研究為基礎,共同探討區域博物館存在的意義、功能以及面臨的挑戰,提供意見交流的機會。
研討會將規畫六個主題,分別由宜蘭縣(蘭陽博物館)、澎湖縣(澎湖生活博物館)、臺中縣(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)、臺北縣(鶯歌陶瓷博物館、十三行博物館、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、黃金博物館園區)等相關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者發表論文,聴取與會人員的建言,做為縣級(區域/地方)博物館永續經營的參考。
本次研討會以邀稿方式進行,將徵求12~15篇論文,歡迎以理論、研究或是博物館實務現況反思為取向的論文投稿。
除專題演講、論文發表之外,並於大會第二天舉行綜合座談會,擬邀請國內縣級博物館館長及文化單位主管,就台灣目前區域博物館營運管理的實務面,例如籌建過程(如籌設、軟硬體工程、人員編制、經費等)、在地博物館或社區結合(產業、結盟、互動、整合、文資等)等諸多面向進行專業交流與對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